服务热线:

扫一扫访问微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校园新闻  > 学校武术教育课程思政的智慧与担当及实现路径

学校武术教育课程思政的智慧与担当及实现路径

摘 要: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对学校武术教育课程思政的智慧与担当及实现路径进行研究。认为,武术在塑造人格、引导行为、锤炼意志、追求和谐、培养家国情怀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载体优势。通过铸牢学校武术教育课程思政的载体根基、提升武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同频共振、发挥武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完善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制度建设等途径,全面促进学校武术教育课程思政的贯彻实施,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1课程思政与学校武术教育
课程思政产生的背景及内涵1.1
“课程思政”是 2014 年之后出现的概念,源于上海市相关高校的探索,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尤其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之间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四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 12 月 7 日至8 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12018 年 9 月 1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32019 年3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020 年 5月 28 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用 由此认为,课程思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教育讲话精神的时代产物,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目标的重要举
措。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和教育理念,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它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闯将知识、技能的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有机融合,将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中的隐性教育元奈,渗透到各门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中,起到潜移默化地育人作用。其目的是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道德观念,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的格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 即所谓“三全育人”)的目标。
1.2 课程思政与学校武术教育的契合
体育课程思政是彰显中国特色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问 铸魂育人是其根本遵循。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武术较之于其他体育项目,最大的不同就是融摄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蕴含了多元的民族精神。9“中国武术对受教育者所表现出的价值、功能和作用,就今天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而言,具有独特优势和显著价值”。[著名武术教育家邱不相“认为“我们要开发武术“礼’的教育资源,发挥武术“以武冶情以武修身、以武养心、以武立志’的育人功能,将武术技术教学提升为人格的培养,使武术行为成为反映学生人格、人品的窗口”。概言之,武术是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良佳载体,武术教育与思政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其中的隐性教育属性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方式高度契合。
9学校武术教育课程思政的智慧与担当
2.1塑造居仁有义、智勇兼备的君子人格2.1.1 居仁有义
“仁”为心地善良之义,孔子君子人格的第一要义是要有爱心,即能关心、帮助、尊重他人,心要保持善良。武术在传承与习练过程中,处处以“仁”为内在的道德准则。如《装氏武技之初学条目》云:学拳宜以德行为先,方是正人君子。叫“仁者爱人”,武术的“仁'体现在“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点到即止”“破桩为度”的“岂在多杀伤”,及“学拳宜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心平气和,善意待人”的内在涵养修为上。武术中点穴法的创造也是仁者精神的体现。少林秘典《罗汉行功短打》中提到“圣人不得已而为之”,在操作上要求“使心神昏迷,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致伤人”。2此外,人的很多道德意识也被归入仁的范畴,在家族则为孝佛,如“亲亲,仁也” (《孟子尽心上》)。反映在武术中,即是对师徒关系的重视,“尊师重道,孝梯为先”;师兄弟之间则“兄友弟恭”“一门同气”等,这些都是“仁”在武术伦理关系中的具体体现。
“义”是人的基本行为规范,是对“仁”的遵守与实现的主要途径。用仁爱安顿内心,用正义引导行为是仁心表现在行为上的操守和气节。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造就了高尚的人格。这个“气”,指的是由强烈的道德感所发出的精神力量,是一种心理素质和精神气概。如“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孟子尽心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士人气节,以及“养心莫善于寡欲”的操守等。“人讲信义,拳见正义”,唐人李德裕《豪侠论有“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之说,体现了侠之所以为“侠”,不只在于武功的高深,还在于是否以“义”为标准去行事,因为“不论侠的武功修炼到了多么出神入化的境界,若不服务于世所公认的正义目标,便失之为侠了。唯有合格的侠,才可以不受拘束地圆满体现民间见义勇为的种种理想期盼”。[3 习武者认为,仁爱义正是武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练就高超的功夫只是走向成功的手段,而修行了完美人格和高尚品德才是终生追求不懈的目标。因此,涵泳在武术所蕴含的“仁”“义
2.1.2 智勇兼备
以仁为体,智勇为用。“仁、智、勇”被孔子认为是君子人格三要素,《中庸》称之为“三达德”,指出“三者或缺其一,人格不能独立”。[叫 仁德为统领,智、勇为辅佐。在人格的养成中,理想状态是以养德为主,使才智与勇力发挥正功能。中国武术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武术之“知”( 智 )宝库。武术中所说的“法便是对“知”的探索与总结。它主要指技击的方法和使用这些方法的标准、规范。如:手法、身法、步法、枪法、棍法等的总结,指出“举手投足皆为法,随心所欲亦为招”“若论拳艺法,全凭手快腰身压”“拳打拢,棍打开”“含胸则气降,挺胸则气涌,提胸则气聚,凹胸则气抑”“扎枪、劈刀、搂钩、抡棍”等等:武术点穴(“不明经络,举手便错”)、擒拿(“擒拿四劲: 望懂、借、巧”)等对身体生理结构、筋络、关节的认知与探索;以及《耕余剩技》《纪效新书》《剑经》《手臂录》等武学经典,都是对武术之“法”的求“知”结晶。它们是武术中最内核和精华的部分,是锻炼身体实现技击的主要手段与路径。正所谓“好学近乎知(智 )(《中庸》),求智在于好学,从而就有了“朝朝用心学,时时记在心,功夫如此练,必成一智人”的“求知”之路。当习武者渐渐体悟到武术功法之“知”、技法之“知”、运动规律之“知”、价值之“知”时,这种知是技术之“知”、知识之“知”、智慧之“知”、哲学之“知”。武术便成功地将习练者引向了“探真求知”的殿堂,养成良好的“求知”性格。戴国斌用中国本士话语对武术之“知”进行了深入的阐释,认为应坚持中国武术“以拳为物而格,以武之德的养成和拳之艺的继承创新而致知”的格拳致知的教育目标。[5]
“勇敢”作为一种精神品格,孔子曰:“仁者必有勇”“见义不为,无勇也”。勇是君子所追求的一种品质,一种做人的境界.它往往和道义相联系.不论是君子或是小人拥有勇而忽略道义,都会对社会带来祸乱(“有勇而无义为乱”)。也可说勇是道德的一种,=者处于一种从属关系,武术需要德为标准来约束习武者不正派的行为。同样,武术更需要勇来提高习武者的胆量、血性和智慧,勇与尚武性有着相似之处,它是胆量和智谋的有机结合。拳谚“一胆,二力,三功夫”练胆,二练眼,三练力,四练闪”“怯敌非只拳艺浅,多因缺胆少勇气”,将“胆”(勇敢)放在首位。正是因为这种勇武刚强、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武术才得到不断的创新、发展。“勇”这种“浩然正气”也影响着平民百姓,他们从中吸取精神力量,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敢于同一切邪恶势力做斗争,敢于伸张正义维护正义。不过,应分清匹夫之“勇”与君子之“勇”“一言不合、拳脚相加”,这是人受到刺激后的本能反应,如同动物一样,是一种天性。像这种意气用事、图一时之快或为私利而逞强斗狠之“勇”都属于“匹夫之勇”是习武之人所憎恶和不齿的;而君子之“勇”则非之“勇”,是惩恶扬善、除暴安良、扶贫济困、为国奉献,敢于担当之“勇”, 这才是中华民族“勇”的最高境界一一德性之勇、正义之勇。郑旭旭认为宋代以后的中国传统教育中,“勇”字是缺失的,现在有人担心我们的少年儿童教育中缺少男子汉气质熏陶,不是空穴来风。而武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但是“武勇”一定要有“仁”与“礼”的约束。因此,要通过武术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君子之勇”,逐渐养成面对挫折、困境和竞争对手,“勇”字当头,不认输、不怕输,勇于拼搏、敢于担当。
2.2 培养明礼守信的品行
为了规训习武者的行为,武术制定了诸多门规戒律的武德考察标准。左丘明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首次对武德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武德有亡,禁暴,载兵,保大,公定,安民,和众,丰财”:[响后来拳谚中出现的“尊师友,明拳理,莫逞能”“勿恃拳,多恭谦”“力爱不二”“有武功莫称霸,无人格失拳法”等规约,这些都成为了武术人立德、立行、立言的评价指标。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通过礼节来规范自已的言行,“以礼相待”早以成为一种文化涵养的表现“尚武而不失礼”“不学礼,无以立”。武者更是明礼守矩、知行合一,以礼来安身立命。武礼是武术活动中讲礼节、重礼法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习武之人思想品德的外在表现。“抱拳礼”是武术注重礼的集中体现,它不仅仅表现为外在的动作行为,即礼貌和礼节,更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要义:右手为拳,为武为阳,寓意尚武;左手为掌,为文为阴,寓意崇德;左掌大拇指内扣,表示谦虚,虚心向对方请教,永不自大;左掌掩右拳,寓意以文掩武,以武会友,阴阳相和,刚柔相济,文武兼备,崇德尚武;右拳五指紧握,寓意五湖,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拳掌相抱,寓意五湖四海皆兄弟,武林同道一家亲;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圆融和谐、团结奋进。啊此外,武术礼仪还有“拜师礼”“器械礼”“注目礼”“鞠躬礼”等。概而言之,武术的礼仪包含谦虚礼让、恭敬、尊重、宽容、自律、真诚、平等、和善等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止戈为武、为人谦逊、克已复礼、尊师重道的道德规范。“举止文雅讲理性,师徒之间敬如宾”“勿恃拳,多恭谦”,通过约之以礼、行之以礼、重礼贵和的传统礼仪文化来塑造人格,使习武者具有自觉知礼、遵礼的意识,规范自己的言行。
“信”是儒家伦理“五常”之一,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的是做人“诚实不欺”。同时,“信”也是“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的“重诺守信”武侠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侠之士把“信”的原则强调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诚实守信不顾自身安危乃至牺牲个体生命奔赴险境,也是中国古代侠客武者屡见不鲜的先进事迹,足见其对“信”的捍卫与重视,同时也说明“信”是构成武德体系价值的-种重要概念。叫需要指出,“信”并非侠独有的精神品格,儒家也提倡“信”,但任侠之士却把“信”的原则强调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使它成为侠义人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9 另外,习武者对家训、训诫和拳谱体现的“信”大都不约而同地贯彻、遵守并逐步渗透到武德修养中,作为他们追求武学乃至人生修为的最高境界。如,《少林十戒约》“对待后辈须和顺、温良、诚信”。所以,强调尊礼重信的武术教育,必然让学生更加注重言行举止,诚信守诺。锤炼持之以恒的意志73
“拳贵精熟,功在有恒。”武术是一项需要长期习练的项目,刻苦勤奋是习练武术的一个基本要求。没有日积月累的磨练便难成“功夫”,它的技法和功法等均非一学即会,一练即成,都需经过千锤百炼,方能窥得其中三味。而且,武术拳种多,动作多,结构复杂,要求也各不相同,给习练带来一定的难度。武术的基本功又较为枯燥,仅压腿一项就有很多人坚持不下去。对于习武者而言,这些枯燥乏味的基本功、基本技术,不仅要做到练,还要坚持每天练,所谓“基本功,日日功”武术套路要求“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协调与配合,首先强调肢体各个部位的协调性,其次还要身心内外相统一,这属于典型的高层级协调,绝非短期内能够毕其功。要学好武术,必须要有毅力、有耐心、有信心,从而才能克服困难,耐的住寂寞,最终达到通过武术来防身、健身、修身的目标。如:武术举诞“学拳不认真,功夫不上身”“拳艺精于勤,事业荒于嬉”“学艺贵于恒,懒汉终无成”等等,皆在告诫习武需要勤奋,需要心专志恒。事实证明,习武是一个任重道远、术道并存的“弘毅”的过程,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是难以持之以恒的,但只要坚持下去,意志就得到了锻炼。因此,它可谓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针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以及当前教育界所倡导的“挫折教育”的良佳载体
2.4 追求和谐的理念
学校武术教育可以使人具有人体内部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和谐理念和意识。因为,武术蕴含着我国传统哲学的和谐思想,并处处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无论是从长拳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协调一致的技术特点,还是形意拳“内三合”“外三合”的拳理,都具有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的身心和谐之真;无论是“以武会友”还是“点到为止”的“和为贵”思想,还是武德、武礼的文化内涵,都体现着的人际和谐之善:无论是顺其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习练原则,还是象形取意的拳种,都体现了“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总之,武术无处不在地追求“和谐”的“真善美”让学生在习练武术中,感受、理解、表现武术“和谐”文化中的“真善美”,体悟和享受武术带来的自由与安然,启发学生的“灵犀”,进而使其心态和志趣融人和谐理念,产生和谐的情绪,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在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指引下创造历史和生活,才能有真正“诗意地栖居”的和谐2.5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涵泳在仁德、侠义的教化中,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精神动力,也是思政教育的灵魂。爱国主义在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表现尤为明显。[ 历史上习武者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和民族英雄,在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担当精神先锋,为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土完整而“成仁”“取义”。他们在人格方面绘制了一幅幅懈慨壮美的画卷,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南朱抗金名将、杰出的民族英雄岳飞,他的精忠报国堪称中国古代武将之楷模,他的武技被后人广为传承,他的仁义壮举永远值得后人讴歌。抗倭英雄戚继光,他的《纪效新书》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军事武艺著作,他“卫国卫民”的品格和形象是习武者的典范。而被后人称为“武圣”的关羽,更是集“忠、孝、义”于一身的“伦理英雄(神)”,是个体人格化育天下、恩泽万民的楷模。邱不相指出:“深人地发掘武术内涵的民族精神,并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则是武术理应承担的历史责任。从文化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武术当代发展的价值定位,把武术作为一种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资源,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资源和手段,也是武术教育大有所为之处”。叫 武术所具有的丰富厚重的历史资源,使它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个不可替代的实践载体,挖掘其中的人物和事例,可以作为激发青少年爱国主义热情的典型教材。
学校武术教育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3.1 铸牢学校武术教育课程思政的载体根基: 培养兴趣满足需要
学校武术教育课程思政首先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培养学生的兴趣、需要,发挥武术显性的强身、防身功能。同时,又要挖掘武术中的思政元素,强调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唯有如此,才能彰显其特色,为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强基固本,铸牢载体根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需要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z2在学校武术的教学中,要以培养兴趣,满足需要为原则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武术的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能否有效结合形成合力,是实现学生“我要学”的基础。首先,要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如,女同学大都喜静,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选择太极拳:男同学喜动,我们可以选择动作节奏快且舒展大方的长拳或刚劲有力的南拳等。同时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与之相匹配。如,基本功教学时,采用与基本功学习相关的武术游戏、辅助性的练习手段等,使其练习变为苦乐相间、苦中作乐的过程。其次,在套路教学中,教师要对原有套路进行一定程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其中含有技击和攻防含义的动作及组合,减少占比跟进“拆招”“喂手”“条件性对抗”等需要生生之间相互配合与竞争的环节,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23 为消除武术教学突出防身功能所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将武术中的攻防动作,搞拿、逃脱、反擒拿等实用性技术,以及跌扑翻滚时保护自我的技巧,巧妙地设计在课程实践中。第一,模拟在遭受暴力时,用自己学习的身体武器一一头、手、肘、腿、膝、脚,来保护自我。用拳打、脚踢、膝顶、肘击、头撞、主动跌摔等武术攻防动作自卫防身。第二,通过对抗性练习培养学生的勇敢胆识和“临敌实用”本领,提高学生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技击性强的武术教学课,学生往往觉得乐在其中。叫 反之,没有“实用性”的武术便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无法满足学生需要,这不仅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还容易让原本对武术感兴趣的学生丧失习武兴趣,必须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方式方法等途径提升武术的技击品质,通过发挥武术独具特色的强身防身作用,达到培养学生兴趣、满足其需要。当学生产生了对武术学习的心理倾向时,才能进一步将武术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春雨润物般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之中。3.2 提升学校武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同频共振: 创新课程设计,丰富教学方法,形成思政教材
激发武术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思政特质是开展武术教育思政的前提。吗 实现学校武术教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就要做好武术课程的守正创新。通过前文对武德武礼、拳理、哲理、武术谚语、武术名人典故等武术文化的剖析,梳理武术塑造人格、引导行为、锤炼意志、崇尚和谐、培养家国情怀等思政特质是武术教育课程思政的初级阶段。而如何做好教学设计,将其如盐化水般地融人到武术技术的教学中则是实现武术课程思政的关键。首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筑牢武德、武礼,将其贯穿武术教学始终。“未曾习武先习德,未曾学艺先学礼”,在学校武术中要适时地向学生讲解武德的内涵( 仁义、礼、智、信、勇等),强调“抱拳礼”等“礼”的外在形式及其内在含义,并在日常行为化的用礼、行礼中规范学生言行。其次,要丰富教学方法。第一,正确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以武术动作、攻防技击为切入点,通过其练习让学生体悟动静、虚实、快慢等阴阳变化及“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等拳理:通过“踢、打、摔拿”的对抗及套路的对练促进学生的“仁”“勇”“智”锻炼学生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勇者无俱”的胆识、“声东击西”的智慧,同时还要有“君子不重伤”“比武走手,点到为止”“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的仁德与修养。第二,知识讲解法。以拳种、拳理为切入点讲解不同拳种的技术特点及拳法理论。如太极拳中蕴含的阴阳辩证、和谐对待,形意拳的五行相生相克等哲理第三,自主学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英雄人物典故为切入点,让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如开创“贞观之治”的李世民,“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精忠报国”的岳飞等历史名人的人格特征、武功技术特点等。在训练休息之余让学生分享讨论所掌握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第四,武术谚语引导法。武术谚语是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生动形象、简洁精练的话语来表达武术思想及动作要领等,可以起到提高武术认知、启发思维、教化育人的作用。武术谚语涉及武德、拳理、技法等方方面面,如“武德润身,健身强种”“勤奋出才智.苦练出功夫”“遇强不惧,见弱不欺”“冲拳不过肩,掌指齐眉间”“开合虚实,即为拳经”等。教师在教学时合理地运用武术谚语,将会对武术的文化育人和技术动作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要形成学校武术课程思政的教材教材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通过前期的挖掘、探索与实践,不断积累案例、素材、方法等,及时整理,汇集成书,分章节将其蕴含的思政元素逐渐融合到武术的学习中,形成特色校本教材同时,建议成立武术课程思政教材专家编写小组,集各方智慧与力量,编订武术学科课程思政教材,创新学校武术课程思政的话语体系,夯实课程思政的基础。3.3 发挥武术教师的主导作用: 提高课程思政意识、增强教学能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把传道放在第一位,与我们今天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目标是一致的。武术教师是学校武术工作的保障基础和核心要素,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执行者,在武术教育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政治素养和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武术课程思政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教师。因为,武术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武术教师树立“大思政”教学意识直接关系着课程思政的效果和质量。王晓晨以认为武术在体育的裹挟下不仅过滤了武术文化,还过滤了武术教师的文化传授意识。因此,武术教育课程思政需要发动教师的主动性。一方面,武术教师要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在武术教育中教师明确“德艺兼修”的武术教育原则,主动挖掘、运用武术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其次,武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的知能结构是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综合体,它包括武术教师的技术水平、所掌握的武术文化知识及运用教育学、训练学、心理学等组织教学的能力。因此,武术教师的知能结构决定了他能够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即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当前高校的武术教师主要来源于体育院校或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受项目化的影响,“学院派”的武术教师缺少纵向上对拳种内涵及文化的挖掘和横向上对武术范围内其他项目的把握,出现武术碎片式的知能结构特点。所以,在武术教育课程思政中,武术教师应加强自身武术文化的学习和技术培训,提高教学能力,创新教学设计和方式方法。再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人格魅力,做到言传身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因此,作为一名武术教师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有武术所倡导的“德技兼修”的人格魅力。一方面,“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武术教师要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宽容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赢得学生信赖。另一方面,“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武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武德修为,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作课程思政的楷模,把自我修养和教书育人相结合。为此,应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形成
长效机制,引导武术教师将思政育人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为学校武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智力和行动支持。同最后,教师要掌握现代教学工具的使用如交流通信类(微信),教案设计类(备课大师) 等工具。学习运用互联网 +、多媒体、微课等信息化技术,打造“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教学模式,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互动、学习。如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武术课程思政内容、录制微课等。总之,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让武术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到教学中向学生传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观念。


3.4 完善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制度建设: 健全监督与评价机制
健全监督与评价机制包括对教师的监督、激励和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管理部门要作好规划设计,建立行之有效的领导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及评价机制,用制度保障课程思政的推进,牵引带动全局。具体办法包括: (1) 成立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 ( 2 )出台教师培训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开展教学比赛、加强课程试点、强化教学改革。(4)制定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措施,组织动员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政”育人氛围。(5) 结合学生身体素质综合评价要求,创新学校武术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包括武术文化知识、武术基本功武术套路、武术格斗(空击 )在内的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成绩评价可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如终结性评价考察学生武术文化的掌握与技术动作的水平,可通过建立武术文化传播测试的 APP,武艺展演进行评价;过程评价主要考察教学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及其对武术文化的掌握和武礼的使用等。此外,开展形式多样的武术活动,如邀请武术名家做有关尚武精神和习武心得的讲座,组织开展武术文化演讲辩论、交流等活动。
4结语
以武养德、以武启智、以武健体、以武增美、以武促劳等,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有效载体。“未曾习武先习德”是武术的“养德之要求;增强体质、防身自卫是武术“健体”之作用;武术的套路记忆,动作变换、体悟是武术“启智”之潜质;“形神兼备”是武术“增美”之写照;“若要功夫好,一年三百六十早”是练武“促劳”之表现。学校武术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在传授武术技艺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武德、武礼、拳理、武术名人典故等,对受教育者进行文化熏陶,达到以武成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标。学校武术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自带的“文化基因”“正能量”,具有健全人格、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等先天优势,推进学校武术课程思政,既是彰显武术的教育价值体现,又是武术在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智慧挖掘与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 赵继伟.“课程思政”: 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2):114-119.
[2] 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M.中国高等教育,2016(24):5-7.[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 [EBOL].[2018-10-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 351887.html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 462437.html.
[5]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I.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6] 刘纯献,刘盼盼.体育课程思政的内容、特点、难点与价值引领 D.体育学刊,2021(1):1-6.
[7] 杨祥全.铸魂育人: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紧迫性与自身优势探究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1):13-16.[8] 人民网 ,2014.习近平论中国传统文化一-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选编[EB/OL].[2014-03-03].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303/c40531-24507951.html19] 王晓晨,赵光圣.回归原点的反思:中小学武术教育务实推进研究 I.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3) :197-202.[10] 王岗.学校武术教育助力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12-19(004).
[11] 邱不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 [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38.
[12] 徐震.长氏武技书[M.太原: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9.
[13] 周建新.中国武术内在关系探究 D.体育与科学,2013(34):102-106.
[14] 牟钟鉴.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M.北京:中华书局,2016:223.
[15] 戴国斌.中国武术教育“格拳致知”的文化遗产 I体育学刊.2017(3):16-23.
[16] 段丽梅。武术身体教育之研究[D.北京 : 北京体育大学.2017:84.
[17] 马文友.中国武术审美核心价值实证解析 :仁礼教化的人格修为 M.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12):47-53.[18] 姜熙,朱东.从伦理学道德结构论角度建构现代武德体系框架的建立川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1:39-42.[19] 王献斐.从侠与儒的视角解读武德之“信”“义”“勇及现代反思 M.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37-40.[20] 徐锋.中国传统武德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川体育文化导刊2019(12):13-19.21] 邱不相.弘扬民族精神中的武术教育 I.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4):1-4.
22] 姚本先,主编.心理学[M.第 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43-144.
23]刘文武,戴国斌.武术教育改革三题:文化·兴趣·掌握 川.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8):138-147.
[24] 郑旭旭,袁镇澜,著.从术至道 : 近现代日本武术发展的轨迹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252.[25] 陈克正.新时代高校“体育 + 思政”协同融合育人体系的构建 川.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9):152-154.





CopyRight©2006 www.cqmy.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重庆市九龙坡区名扬武术学校 渝ICP备1800214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