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扫一扫访问微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行业动态  > “双减”政策下武术在中小学体育中的 价值审视、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双减”政策下武术在中小学体育中的 价值审视、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摘 要:“双减”教育政策,把立德树人作为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向的初心任务和指导思想;以确保义务教育的优质发展,作为提升学校德育主阵地功能的核心任务;直接目标是通过建立良性家庭教育生态,以减轻父母的焦虑;把以实现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为最终目的。为改善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和紧跟“双减”政策是极其重要的。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查阅许多相关文献资料,然后进行系统分析,分别从“双减”政策下武术在中小学体育中的价值、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三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述。

前言
“双减”政策的目的主要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减轻学生各学科的课外辅导学习压力,有更多时间参与体育锻炼。自从“双减”政策提出以来,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也逐渐被重视起来。武术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悠久,武术拥有完整的训练体系是一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武术的教育价值和特点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注定使其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凹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学校体育中武术的身影就开始出现,武术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P 武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传统武术教育及其推崇尚武崇德和识礼明德的核心文化思想是习武之人所追求的武德精神。学校体育教育将武德引入体育课堂中,有助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学生们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接班人,理应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武术文化。
“双减”政策下武术在学校体育中价值审视22.1 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一种隐形的精神力量,是国家的兴衰,民族强大的基础。武术起源于中华民族,并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遗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自信具体指的是“一个中华民族对其文化清醒的自觉性、坚定的认同感和传承创新能力”。只有文化自信了,民族才能自强。有研究表明,武术文化能发挥出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武术文化自信对中小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培养均颇为重要。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单纯的一句口号和空话,需要落实于教育实际行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需要真真切切落实到学校体育体系中,落实到武术等课程设置中,落实到武术等课堂实践中。42.2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主要分为自觉、果断、自治、坚韧四个方面,竞技运动中意志品质体现在参赛运动员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吃苦耐劳、不畏强手、永不言败等精神力量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极其重要。学校应该把武术引入校园运动中,在运动课程中,体育教师更应该把培养学生意志品质视为第一教育目标。研究表明,习武之人非常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练习过程是对习武者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等意志品质精神的培养,体育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应以习武之人的要求来培养学生,不断磨练学生心性,在学生能承受的负荷范围内,采用大负荷的武术运动训练方式磨练学生,让学生的武技和身体不断得到锤炼。在武术技能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吃苦耐劳、不畏强手、永不言败等意志品质精神也得到相应培养和完善。5
在学生碰到困难、波折,遭遇打击时,坚持不懈、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意志品质能够让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挫折和打击,才能拥有一颗坚强的内心打败一切艰难险阻,才能重获生机,而强大的意志力,是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关键。
2.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中国传统武术运动,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形成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不断形成了多种功法、套路、对抗演练等练习方式,研究表明式术运动注重练习中的虚实和动静变化。“调身、调息周心”是武术运动核心,功能决定价值,经常练习武术者的呼吸、体液调节、血液循环、神经调节等系统均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和调节,学生经常练习武术,对其骨骼肌肉等的生长发育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对提高学生体力,增强学生体质、抵抗力以及免疫力等颇为重要。武术在学校体育中的立足点是以武育人,核心任务主要是增强学生体质,维系学生身体健康,学校武术教育应该融人学校教育。有研究人员指出,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而我国传统武术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长期学练传统武术运动,对其速度、力量、柔韧性、灵敏度等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改善.对提高心肺功能和神经系统的增强都颇为重要。网2.4 培养学生向优秀武术后备人才靠近
中华武术的核心价值之一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人才的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同把武术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让学生从小接触武术,培养其兴趣爱好,对其武术专业技能的学习颇为重要。后备人才的培育是武术史学科发展的动力,是武术研究的关键。武术后备人才的培育对中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和传播发挥重要作用,对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和教育强国的建设来说也均颇为重要。网培养武术专业后备人才的核心在于对其武术专业技能技术的教育,提升武术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从本源上突破专项技能对专业教育的约束,释放其制度能量。叫 培养学生成为武术后备人才,学生武术学习的关键是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老师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时,深抓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喜欢武术,喜欢武术课同时也喜欢武术练习,这样自然会积极认真学习武术理论知识和武术技能,同样也会主动刻苦练习,培养学生向武术后备人才靠近的目标将会指日可待
2.5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在 2019 年 4 月 30 日的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泰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2020 年,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爱国主义始终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与国家之间最深厚的历史思考和民族情感,是一种精神动力.激励着我国民众和全中华民族的独立自强激励着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激励国人与时俱进的一种中华民族精神。学校体育融入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颇为重要.学校通过武术课程教学,可以间接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文化人文情感。从而培育爱国奉献精神。叫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培养民族精神,凝聚中华民族精气神更是其特殊育人任务之一。四 爱国主义在学校武术中有着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武术在学校体育中也极其重要,是践行爱国主义的载体。[四
3武术在学校体育中现实困境
3.1 武术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只流传于形式
武术课程的开展仅仅流传于形式而已,重视学生武术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深层次的武术文化、思想等方面的传授。在许多学校的体育课程中,有些武术套路动作难度较大较复杂,动作简化得不到位,教师只注重教授表面套路,武术课堂没有趣味性,教师的授课内容没有吸力和带动力,致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觉得动作难学也难练。有的教师不太重视武术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们普遍认为武术课并不重要。
3.2 武术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开设得较少
开足、开齐体育课是国家政策所要求的。许多学校仍存在体育课开不足和开不齐的现象,武术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开设得就更少了,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开设武术课,武术课时量过少不利于学生武术学习,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师教学也仅仅展现于简单的动作路线上,缺少足够的时间从武术的深层次内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教育应紧跟“双减”政策,落实“双减”政策,增加学生的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让学生积极“动起来”,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教师在给学生授课时,不应只教授学生武术的基本技术动作,这样会导致学生只知动作和名称,不知其中的文化渊源和意义。叫 学校体育课程要落实“双减”政策,增加武术课程的开设,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武术教学质量,激发武术学校的办学特色,构建武术特色校园。[S
3.3 中小学武术体育课程开展条件受限
有研究表明,许多学校的中小学武术体育课开展受限,师资、场地、教材等条件不足,教师是课堂的主心骨,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是学生学好知识的领路人,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技能以及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成才至关重要,但许多学校武术师资力量存在不足,中小学教师中武术运动专项技能的不精;很多农村偏远地区,不仅缺乏优秀武术教师,校园的基础设施如武术馆等场地都是没有的,这些基础条件限制了武术体育课程的开展。[呵
"双减”政策下武术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路径探索4.1 将“双减”政策落实到实处
近年来,有部分学生不爱运动,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小胖墩、近视眼也不断增多。“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强”的根本就是学生身体强健身体素质好,综合素质以及多方面能力突出,“双减”政策出台的目的主要是减轻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让学生甩脱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机构,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体育运动、学习综合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7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培养学生民族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甚至是强身健体都是及其重要的。因此。将武术引入学校体育是十分必要的.中小学应高效“双减”政策下的各项任务,为中小学生留出更多宽余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更好地参与体育锻炼和学习综合素质以及更多方面的能力。4.2 在各级学校中普及武术教育
紧跟“双减”政策,武术教育理应在各级学校中得到普及,着重从实现中华武术的社会价值,如何弘扬和传播中华武术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民族发展以及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武术在学校体育中的落实和普及是一个多方联动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职能部门、学校领导人、教师以及学生均配合到位,国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省会城市优秀武术专业教师前往武术专业教师缺乏的地方任职,给予相应的报酬和奖励:职能部门做出宏观规划;学校领导人积极落实并执行相关政策,学校中应该把原本封闭式性运动的武术转变成开放式的武术运动,在学校中形成浓厚的武术文化氛围为基础,把以武育人作为立足点,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学生体质为第一要义,凝聚学生精气神的特殊育人任务;体育教师要有其体的目标定位,教授学生时要让学生有明确的目的性,激发学生喜欢武术和上武术课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真真切切地爱上武术。四4.3改革武术教学模式
武术教材内容陈旧,教学内容单调,武术技术动作复杂,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已经是老生长谈的大问题了.而武术的发展也一定需要改革,因为传统的武术教学以简单的武术套路为主,教学模式比较简单,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沉闷、乏味、不易学会且易于遗忘,严重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不利于武术的改革和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原来的教学模式适当创新,重新认识武术课在学校体育中对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改革武术教学模式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学生始终放在课程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们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的状态教师不懂武术或者了解的较少,导致武术在学校体育课中开展困难。武术教师在学校体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武术进体育课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弓导者,体育教师在入职前和入职后参与武术教育培训,对其武术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提高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从而对其迈向优质教师来说都十分重要。在 2018 年教育部发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2.0 中,指出新时期优秀教师的标准为: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有浓厚的教育情感,教学要能不断创新,更要懂得运用综合教育的方法,并具备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的优秀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
参考文献:
(1]Zhang Shugen Research on School Wushu EducationStrate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 Education 0 Frontiersin Sport Research,20202] 李本一,姚丹.人学视域下我国学校武术教学的审视与路径构建 W.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5):128-132,144.[3] 郭建宁.文化自信与当代中国 I.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2018(2:57-61[4] 徐昌青少年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进阶路径 I.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85-86.
[5]漆振光,赵光圣,郭玉成,等.学校武术教育中的武张传承内容及对策一-基于武术家口述史的研究 I.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6):718-723.
[6杨春平,杨敢峰.中国武术的价值、使命与担当研究 W武术研究.2021(12):42-45.
[7 涂文俊,孙青.地城性传统武术项目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可行性研究 I.体育世界( 学术版 .2017(9):74-75.[8]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EB/OL]
(2018-05-03).人 民 网 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503/e64094-29961631.html
[19] 李吉远,谢业雷.近百年中国武术研究的回顾、现状及其展望 I.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1):69-75.
[101 刘文武.武术专业人才培养技能教育改革:制度屏障与跨越路径 I.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1(6):716-721.[111]耿宝军,马学智.高校武术课程思政教育策略探析I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33):57-60.[112] 杨建营.基于民族复兴目标的学校武术传承体系研究 I.体育科学,2020(11):20-30.
[13] 王宏,程球瑜,郑薇娜.论学校武术在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中的使命 I.体育文化导刊,2018(4):99-103.
[114] 陈阳,新时代“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武术课内外教学一体化实施路径研究.2021 年全国武术教育与健康大会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 ),2021:2
[15]徐晓东,张晓,张长念.“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武术教育的现实挑战与推进策略 .2021 年全国武术教育与健康大会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4.4 配足配强专业武术教师
许多研究表明,有很多学校缺乏专业武术教师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部分体育




CopyRight©2006 www.cqmy.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重庆市九龙坡区名扬武术学校 渝ICP备1800214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