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扫一扫访问微官网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行业动态  > 武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方法探讨

武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方法探讨

摘 要:人格能够直观反映学生的个人品质,因此,人格培养也是当前教育研究领域需重点关注的内容。文章以武术教学为例,重点分析在人格培养过程中良好且有效的武术教学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确保学生心理健康、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等方面的作用,并从优化教学内容及形式、融合武德、因材施教等方面提出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相关建议。

当前,武术已成为体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不可或缺的传统体育项目,其不仅极具精神内涵,且能在帮助学生理解武术文化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健全学生人格
的重要教育手段。一、基于武术教学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必要性
一方面,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塑造而言,学校教育是其中最关键和基本的组成部分,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初步构建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良好的学校教育能够有效消除学生在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所受到的消极影响.进而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
另一方面,当前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较容易缺乏独立意识,也没有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出现了多种不健全人格的相关特征。此外.部分非独生子女也会因为受到意外、家庭以及学业受挫等方面的影响,而形成不健康人格。而武术教学对于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和塑造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目标,各级学校有必要提高对武术教学的重视程度。
二、武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中的作用1.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改明确指出,要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首要教育目标,综合素质既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又包括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所有素质的基础。因此,学校应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为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做好铺垫。现阶段,很多学生及学校教师都未认识到培养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更未意识到体育课程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最好媒介,没有很好地发挥出体育课程的价值。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应转变教学思想,积极落实体育教学工作,尤其是更应加强武术指导.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并激发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堂的热情,充分发挥武术教学的育人价值。
2.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武术教育是体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能够促使学生实现心理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育人价值。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适当开展武术教学活动,可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感受到运动所带来的愉悦,进而增强学生对学习、生活的自信心,有效、全方位地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
3.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武术不仅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重点传承与弘扬的文化内容。在体育课程中融入武术内容,并定期组织以武术为核心的文化交流活动,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在活动推进过程中与良好氛围中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
4.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体育可看作一种社会活动.其蕴含大量体育精神及传统文化内容组织学校全体师生开展“武术文化节活动”,可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帮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娱乐氛围中实现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强化。
5.炼自我认知能力。为保证武术教学的效果,很多教育者会增加课堂学习与训练时长,但若缺乏科学且可行的教学方法,就很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能够独立面对并克服训练期间遇到的各类困难.并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与学生自己深人的剖析下.通过难题的解决来重新审视自己.勇敢接受更为艰难的挑战。此外,武术学习过程能够全面磨炼学生的意志。因此,在武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摆正身份.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与鞭策作用.鼓励、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成敢于正面应对挫折的品质,以此实现对学生坚强意志的锻炼以及健康人格的培养。
三、在武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
方法
1.采用多种创新教学方法。在体育课程中之所以要开展武术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经过反复训练实现身体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同时推动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而要较好地发挥武术的价值.教学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教学方法不仅影响着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成效,还关系到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成效。从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教师应当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口头向学生介绍一些武术高手.让学生在了解他们的故事的基础上,学习其背后所蕴含的武术精神,进而形成自身的责任感以及爱国精神。教师也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法来强化学生的武术技能,如综合考虑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在充分明确武术教学规律和要求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各种类型的武术比赛.让学生由单一的理论知识学习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转化,最终达到深化理论知识、掌握技能,同时提升身体素质以及意志品质的目标。
教师还可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广泛搜集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播放比赛录像或专业武术教学课程视频等。这能为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并且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形成良好的武术学习氛围。
另外,由于不同的学生身体素质和武术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还应当注重开展分层教学,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身体素质出发,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订教学方案。如部分学生有着较为深厚的学习功底,并且对武术有着较强的领悟力.教师就可制订侧重于培养武术风格的教学方案:而针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应当降低难度.注重基本动作教学。
2.注重武德教育,增强文化认同。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武术在人格教育中的正面作用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时应当强化武德教育,增强学生对中华武术文化的认同感。
中华武术本身有着极强的攻击性,在冷兵器时代,武术其实是一种杀伐之术,所以武术在诞生之初便有了武德这一概念。武德是武术的基本内容,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其没有局限于单纯的技术传承.还强调对武术学习者人性方面的教化。结合众多武术方面的教材来看,其中均存在着武德教育的内容,包括“无礼者不教”“人品不端者不教”等。由此可见,武术并非蒙昧和野蛮的代名词.其对于人文化品格的培育有着极强的价值.这同当前我国全民健身以及文化教育的要求有着一致性。
学校的武术教学对于中华武术文化来说是重要的传承途径,同时还是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路径。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武术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大武德教育力度,在提升学生武术水平的同时,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认同,进而助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3.采取因材施教教学模式。相同学年段的学生在性格以及学习接受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要想保证所有学生均能够有效参与课堂,教师就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尽可能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与训练中体验到武术的乐趣,最终实现健全学生人格的目标。例如,对于部分在武术学习方面参与度、兴趣度不高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时应尽可能地以简洁语言完成武术动作的讲解,合理控制教学难度,如可从武术操中筛选简单易学的动作,要求学生准确掌握便可。而对于热爱武术的学生.教师应适当加大教学难度.并对学生严格要求.保证其对所学动作能够标准呈现。另外.对于具有竞争精神的学生.教师可开展武术动作交流互动活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武术切磋.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自身不足并加以改善。在对各类学生开展武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均需给出相应的指导。确保学生武术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制订学习计划。比如,对于性格急躁的学生,教师可安排其学习太极拳.让学生准确掌握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同时提升自身的情绪管控能力。以此缓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焦躁情绪: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可教授其较为灵活的武术技法.在提高学生灵缴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其身心健康发展。
4.笑出“以形塑神”“武以找道"。为发挥武术教学的人格培育价值.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形塑神"的教育思想,通过深人剖析并科学利用武术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技法.实现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全方位锻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明确不同武术动作所规定的训练要求.并将其看作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标准。与此同时,教师需做好课上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武术动作.改善学生的不良体态.如耸肩、驼背等。以形塑神还有另一作用.即帮助学生在训练中修正外在体态。通过动作学习与技法的掌提端正态度、规范行为与思想。同时促使学生生成审美意识.并从根本上提升审美水平。长此以往.学生便能逐渐形成健康人格。
此外.教师还需重视强化训练活动的开展将武术动作与思想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意志力适当加大训练难度与强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困难。以此增强学生勇于面对、解决难随的自信心。促使学生形成迎难而上的品质。
“武以载道"则指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武术的同时形成道德.进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不仅包含诸多流派,还蕴藏多家思想.如恬家、道家和阴阳家等.还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志士、使士和君子等,其中的代表有荆轲、岳飞及戚继光等。这些人物既通过武术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又产生了一种基于武术的道德理想,这一概念始终存在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影响着人们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在技术传承的基础上强化道德教育,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最终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应结合新时代教育思想.在教学活动中合理渗入武德精神,借助现代技术,全面优化武术的教学形式与内容,促使武术育人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既达到强化学生体质的目的,又达到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建.网络教学中体育精种教育对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分析[J].天津职业院投联合学报,2021.(6).[2] 张震.中国武求功夫论的身体素养意蕴与价值[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10).
[3] 刘文武,张元驰功,薛源.武术专业挂术教学问题反思与改革探索Ul.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1).[图] 王世景.传统或术在我国学校体育中的发展与启示一评《武水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WI.中国教有学利,2019,(3).
责任编辑 彭思敏责任校对曾轶维




CopyRight©2006 www.cqmy.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重庆市九龙坡区名扬武术学校 渝ICP备18002144号-2